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广西中小学图书馆 (室) 馆配图书存在问题与建议

发布时间:2019-09-29

  摘    要: 通过开展“中小学图书馆 (室) 馆配图书适宜性”评价调查分析, 发现义务教育学校图书配备数量充足, 图书质量整体良好, 全区中小学图书馆 (室) 馆配图书适宜性程度相对较高, 但仍然存在图书质量整体不高, 图书类别比例失衡、图书借阅率偏低、图书剔旧更新经费保障机制缺乏等问题。为此, 提出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多渠道书目遴选机制、定期公布分级推荐书目、规范图书招标采购过程、严把验收关、严格落实图书剔旧更新制度、完善图书使用管理评价标准、加强专职化专业化图书馆 (室) 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等对策。同时, 对馆配图书招标采购工作提出了存疑及思考。

  关键词: 广西; 中小学; 图书馆 (室) ; 适宜性; 评价分析;

  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小学图书馆 (室) 规程》于2018年6月1日起施行, 2003年5月1日发布的《中小学图书馆 (室) 规程》同时废止。这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加强中小学图书馆 (室) 工作的重要举措。

  图书馆 (室) 是中小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是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 是学校文化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载体, 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 是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也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1]。

  为中小学图书馆 (室) 配备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富有教育性、启发性, 符合年龄特点、品种丰富的优质出版物至关重要[2]。为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馆 (室) 育人功能, 写好教育“奋进之笔”, 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于2018年开展了“中小学图书馆 (室) 馆配图书适宜性”评价调查工作。广西通过组织学校全面自查摸底、县级督促抽查、自治区调研抽查核实等方式, 对全区“中小学图书馆 (室) 馆配图书适宜性”进行评价调查, 较全面地摸清了广西中小学校当前馆配图书适宜性的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广西中小学图书馆 (室) 基本情况

  据调查统计, 2018年广西中小学图书馆 (室) 数量、纸质图书藏书量、生均藏书、管理人员等情况见表1。

  表1 广西中小学图书馆 (室) 基本情况

  二、广西中小学图书馆 (室) 馆配图书现状

  根据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有关开展馆配图书适宜性评价工作的要求, 笔者从图书的合法性、适宜性、可观性等方面对馆配图书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分析。

  (一) 学校自查摸底情况

  全区开展馆配图书适宜性评价自查摸底学校共11092所 (含教学点) , 自查具体情况见表2、表3。

  表2 广西中小学校图书馆 (室) 馆配图书适宜性评价自查摸底情况

  表3 不适宜图书来源情况

  以上摸底调查数据显示, 全区中小学图书馆 (室) 馆配图书适宜性程度相对较高, 不适宜图书主要体现在可观性方面, 不适宜图书来源主要为上级调拨。由于本次“中小学图书馆 (室) 馆配图书适宜性评价标准”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且学校开展调查的精准程度具有差异性, 摸底调查数据存在少许偏差。

  (二) 自治区调研抽查核实情况

  笔者所在单位广西教育技术装备中心组织了两个专项调研组, 选取了4个县 (市、区) , 对23所中小学校开展实地调研抽查核实。馆配图书情况如下。

  ①义务教育学校图书配备数量充足, 图书质量整体良好。部分学校有较多适宜师生阅读的优质图书 (如农村学校的优质绘本) , 但部分学校馆配图书存在内容不适合学生阅读 (如存有大量农技类图书、存有《金瓶梅》及大量仅适合成人阅读的大部头图书等) 、图书陈旧过时、图书复本量过高等问题。高中学校图书配备数量不足, 图书适宜性不高, 破旧图书充数较多。

  ②馆配图书的借阅率整体不高, 使用不平衡不充分。在调查中发现, 这跟学校领导的观念意识和重视程度息息相关。从学生借阅情况看, 图文并茂、趣味生动的绘本和故事书比较受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喜爱, 文学类图书比较受高年级学生喜爱, 而科普类、综合性图书均受学生欢迎。内容枯燥、不够生动有趣、文字和图片印刷不清晰的图书, 比较不受学生喜爱。

  ③学校馆配图书的采购分为县级统一招标采购、上级部门调拨和学校自行采购等。不同的采购方式, 尤其是采购书目的选择对配备图书的适宜性和质量影响很大。如部分县 (市、区) 近几年图书采购均采用全国和自治区的推荐书目, 图书适宜性整体较好。而部分县 (市、区) 让学校自行确定书目, 部分学校甚至让图书供应商提供书目, 这种方式采购的图书整体质量较低, 图书适宜性较差。

  三、广西中小学图书馆 (室) 馆配图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中小学馆配图书的质量整体不高, 图书适宜性实际情况不强且具有不均衡性。虽然在学校自查中显示不适宜图书的占比较低, 但在实际调研抽查中发现, 部分学校仍有不少内容不适宜中小学生阅读、品相及可观性差、不适合阅读对象的图书, 馆配图书与师生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耳熟能详的优秀童书, 在许多中小学图书馆 (室) 里几乎找不到。学生爱读的“畅销”图书不多, 供学生选择的图书不够丰富, 很多图书成了应付检查的工具或成为摆设。不同地区图书适宜性情况差异很大, 最高为6.34%, 最低为0.11%。

  ②学校馆配图书结构难以达到《中小学图书馆 (室) 藏书分类比例表》要求, 藏书类别比例不平衡。长期以来, 由于经费、管理等局限性, 许多中小学图书馆 (室) 的藏书体系不够合理。藏书基本以教育教学辅导书、文学类、自然科学类等图书为主, 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理论、哲学宗教类、艺术类等图书比例不足。藏书结构、种类单一化, 不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发展, 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

  ③馆配图书借阅使用率整体偏低, 学生阅读素养培养偏弱。部分学校图书馆 (室) 开放时间受限, 甚至不对学生完全开放, 影响学生借阅馆藏图书资源。多数学校指导和推广图书阅读方式方法少, 激励机制缺乏, 图书馆 (室) 资源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少, 开展相关方面课题研究或通过借阅数据统计来改进学生阅读的手段极为少见。上述问题在农村学校更加严重。

  ④大部分学校图书剔旧更新经费难以保障, 未能建立图书剔旧更新制度, 造成破旧、过时、无用图书堆积充数。且不能定期补充新书, 学校图书质量普遍不高。

  (二) 原因分析

  ①对图书馆 (室) 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对图书馆 (室) 的功能认识不到位, 对阅读的重视不够。不少学校和师生家长存在“应试教育”思想, 一味追求分数, 忽视阅读对人终身影响地位的认识。尤其是高中, 绝大多数学校很难在充分发挥图书馆 (室) 作用和高考之间寻求平衡点。部分中小学校的领导认为图书馆 (室) 是辅助设施, 不值得投入过多经费。更有的学校领导认为图书馆 (室) 只是用来迎接检查, 在实际教学中可有可无。对图书馆 (室) 的功能认识大多停留在图书保管室的基础上, 没有提升到图书馆 (室) 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学校文化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的高度上, 严重阻碍了中小学图书馆 (室) 的建设和发展。

  ②图书配备推荐书目仍有局限性, 书目来源不够丰富, 选书方式比较单一。教育部在2015年之前每年发布全国中小学图书馆 (室) 推荐书目 (2016年公示了书目, 但未正式公布) , 但近几年此工作已经停止。广西2016年—2018年连续三年编制并印发了广西中小学图书馆 (室) 推荐书目。教育部和广西推荐书目在图书配备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推荐书目在大批量采购时图书种类、数量仍显不足, 不能满足采购的需求;推荐书目分类比例较难全面兼顾, 没有做到分级推荐, 推荐书目的针对性不够强。书目来源比较单一, 缺乏师生家长推荐优秀书目、选取权威机构推荐书目、参考图书畅销排行榜和百佳出版社优秀图书的选书机制。

  ③图书出版市场良莠不齐, 极其繁杂, 容易导致采购部门乱花迷眼。如何为图书馆 (室) 配备选书也成为一个大难题。众多在销品种往往也存在沙泥俱下, 精品和假冒伪劣共存。对专业性不够强的采购人员而言, 实施采购工作是一大考验。

  ④图书招标采购和验收把关不严, 源头把控办法不多。图书招标过程中书目的选定、折扣的确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图书质量的高低。有关部门在完成一定数量要求的情况下追求质量保障, 在实际采购工作中较难平衡。部分中标商在利益追逐下, 以各种理由更换图书现象较多, 甚至以次充好。学校在最后验收环节把关不严不细, 专业力量不强, 造成低质量、不适宜的图书流进学校图书馆 (室) 。

  ⑤图书管理人员队伍薄弱, 专职人员少, 专业素质不高。图书馆 (室) 管理人员本应该在书目选配工作上发挥专业作用, 但目前大部分学校专职管理人员较少, 基本由任课教师兼职。他们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 缺乏必备的图书基本理论和知识。在管理上只停留在图书的保管上, 不懂也不会指导和推广阅读, 严重影响图书馆 (室) 效能的发挥。

  四、政策建议

  (一) 提高对图书馆作用的认识, 加大经费投入

  各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图书馆 (室) 的作用。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厘清图书馆 (室) 的功能地位和任务, 不断加大学校图书馆 (室) 建设资金投入, 确保采购到高品质、适宜性强的图书, 杜绝因购书经费不足而被低价劣质图书替代。

  (二) 建立多渠道选书目机制

  馆配图书选书除了参照国家和自治区级中小学图书馆 (室) 推荐书目, 还可参照权威部门如中宣部、中组部等相关部门推荐的书目, 采用师生、家长推荐优秀书目。充分利用社会公共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率, 大型销售部门如新华书店公开的销售图书目录数据, 社会上的权威图书销量排行榜, 比如豆瓣、当当、京东、天猫等大型网络图书售量榜, 以及获得国际、国内重要奖项的优秀青少年读物和全国百佳出版社的优秀出版图书, 从中挑选优秀图书, 形成多渠道、来源丰富的选书机制, 从源头上引领图书采购导向。及时将征集的书目公开公示, 接受学校师生及社会的多方监督。

  (三) 全国和自治区级教育部门每一两年定期公布分级推荐书目

  组织相关专家研制科学严谨, 富有教育性、启发性, 适合中小学师生阅读的中小学图书馆 (室) 推荐书目。推荐书目的数量要满足各地采购图书的需求。同时, 根据阅读对象分级推荐, 增强推荐的针对性和图书的适宜性。通过行政措施, 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在图书招标采购时必须从推荐书目中选择。

  (四) 规范图书招标采购过程, 灵活采购方式, 严把验收关

  ①严格制定图书采购招标文件参数和评标办法, 做好前期采购专家论证。严格控制更换图书比例, 提高供应商配合开展阅读活动售后服务的要求, 避免恶意低价竞标行为和诚信度低的供应商入围。②采取多种采购方式, 建立规范与灵活相结合的采购机制。采购图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可以通过学校提供书目、指定出版社、现场采购、网上选购等方式进行政府采购, 提高图书的“精”与“新”。③加大图书采购的监管力度, 采购全程公开透明。公开采购书目, 最后将中标图书的品种、价格、出版社、版次等信息和中标责任人全部网上公示。④严把后期项目图书验收关。聘请第三方专家对进校图书严格审核验收, 避免不适宜图书进校园。

  (五) 严格落实图书剔旧更新制度

  明确学校部分生均公用经费用于图书每年的剔旧更新, 保障经费的落实, 形成定期补充优质图书的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图书适宜性评价审查和清理工作, 将不适合中小学师生阅读的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剔除出学校图书馆 (室) 。建立黑名单制度, 定期公布不适宜中小学阅读的图书, 形成提高馆配图书质量良性循环。

  (六) 完善图书相关评价标准

  继续完善“中小学图书馆 (室) 馆配图书适宜性评价标准”, 减轻个人主观因素, 力求从定性评价涵盖到定量评价, 使该标准今后更好地指导学校开展图书适宜性评价工作。除此, 建立图书分级标准和图书排行榜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比如在图书质量方面, 设置内容、编校、设计、印制、纸张等综合评价。上述图书相关评价标准, 对采购业务部门进行图书质量验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七) 建设一支专职化专业化的图书馆 (室) 管理人员队伍

  《中小学图书馆 (室) 规程》提出:“图书馆应当设立专职管理人员并保持稳定性。图书馆管理人员编制在本校教职工编制总数内合理确定。”我们要严格落实此规定, 确保图书馆 (室) 建配、管理及组织阅读活动等各项工作得到人力保障。提高图书馆 (室) 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 非专业出身的管理人员须经过岗前培训, 掌握并具备基本的图书馆 (室) 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图书馆 (室) 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求。

  五、存疑及思考

  ①图书招标采购预算价格较难掌控。不同出版社的图书折扣各不相同, 且图书采购量与折扣价格关系很大。如何预防图书采购中标供货更换图书行为, 更换图书的比例确定为多少合适?如何界定更换图书的范围和品种?

  ②学校采购图书的数量跟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关系。优秀的少儿类图书, 特别是引进具有外国版权的图书, 价格相对较高。学校经费相对紧张的条件下, 尤其在各种督导评估检查要求下, 会退而求其次先追求数量。在满足数量的前提下, 才会把质量放在第一位。这也成为制约优秀图书进入学校的一个很大障碍。如何在图书数量和质量之间寻求平衡, 也是图书管理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 (室) 规程[E], 2018-05-2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 [E], 2015-05-20.

TAG标签: 广西     中小学     图书馆 (室)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