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乡村旅游背景下村镇建设规划探析

发布时间:2019-09-29


  Abstract:After the mid-1990 s, in order to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the National 11 th five-year plan put forward the blueprint of "urban and rural touris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Since the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has taken place throughout the countr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its construction mode.

  Keyword:rural tourism; village planning; development mode;

  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目前大多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农民已不再单纯的从事种植、养殖业, 他们的收入来源方式多样化。乡村旅游的独特性顺应了现代市场的需求, 体现在乡村旅游具有多样性的旅游发展模式。

  1、驻地调研

  从武汉黄陂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调研中, 发现该地区有些自然村落, 虽然经济较落后但拥有良好的乡村旅游资源。在发展乡村旅游问题上, 当地村民在对乡村旅游的认知、理解、建设期望和参与方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性, 比如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段的人群。

  1.1、不同性别农民对乡村旅游模式的认知差异

  据走访调查发现, 在男性样本中, 有87%听说过乡村旅游模式, 仅有13%的男性没有听说过, 但高达32%女性没有听说过。主要的原因是男性比起女性更为关心时事政治;而女性则集中在关注家庭方面。

  在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态度方面, 有70%以上对乡村旅游发展表示乐观, 男性表示乐观的 (73%) 略高于女生 (71%) , 而同时女性对于乡村旅游发展表示悲观的 (8%) 的比例也要高于男性。

  在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参与意愿方面, 有八成以上的农民愿意参与。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 他们对参与发展乡村旅游的意愿都很高, 仅有5%的男性和7%的女性不愿意参与, 女性比例略高于男性。

  1.2、不同年龄段农民对乡村旅游模式的认知差异

  据走访调查发现, 七成以上的村民听说过乡村旅游。30岁以下 (72%) 、30~45岁 (81%) 、45~60岁 (84%) , 但60岁以上的就下到68%。

  在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态度方面, 绝大部分农民对乡村旅游发展表示乐观, 各个年龄段均超过68%, 年龄越大越乐观。表示悲观的集中在30~60岁之间的农民, 但其比例不超过7%, 主要这些人群中, 家庭生计方面面临的负担和不确定因素较多。

  在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参与意愿方面, 九成以上的农民都表示愿意参与, 其中45~60岁之间比例最高, 达97%, 其次是60岁以上的农民 (92%) , 30~45岁之间的农民 (91%) , 及30岁以下的农民就下降到了81%。

  1.3、不同文化程度农民对乡村旅游模式的认知差异

  据走访调查发现, 七成以上的村民听说过乡村旅游, 且随着农民文化程度的不断上升, 农民对乡村旅游发展认知程度也逐渐上升。但不同文化程度农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了解还是有很大的差异。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村民了解程度偏高一些, 其中38%的农民非常了解。

  在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态度方面, 绝大多数农民还是表示乐观, 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3/4,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表示乐观人数的八成以上。而对于乡村旅游发展表示悲观的农民, 随着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其比例在减少。

  在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参与意愿方面, 作为乡村旅游发展主体的农民, 91%表示“愿意”参与。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均愿意参与乡村旅游发展,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表示愿意参与的比例在不同文化程度农民中最高, 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表示无所谓态度的比例也最大。

  针对以上问题, 表明了乡村旅游的多元性现实, 这种多元性又充分说明乡村旅游设不可能是“千篇一律”。

  2、模式研究

  2.1、以“生态农业游”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武汉市黄陂区祁家街星火村星火村位于祁家湾街的中部, 西边有京广铁路穿过, 星火村位于祁家街中部, 东接群力村, 西连陈斗村, 南邻康都村, 北接东风村。全村村民的生产方式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 主要的农作物是水稻和小麦、棉花、油菜, 湾子周围的水域面积很大, 但大都荒芜, 很少被利用。根据星火村地方资源特征和用地建设现状, 提出了以生态农业游的内生式发展模式, 对其村庄空闲土地、剩余劳动力、生态环境工程营造进行实践, 最后探索出一种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一体的旅游类型。

  2.1.1、挖掘资源优势, 引导发展农业产业

  根据星火村现有基础及资源条件, 在稳定的生产能力的基础上, 宜依托区位优势, 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的城郊型生态农业。针对现状情况杂乱、不成规模的弊病, 在扩大面积的基础上, 淘汰一些种类培育优质高效的特色品种。通过新一轮场地整理发挥综合效益, 如在湾中部规划休闲和观光果园区等。利用空闲土地资源, 立体种养, 生态养殖, 形成生态型农业发展模式。

  2.1.2、延续民居风貌, 提升村庄整体格调

  星火村新农村规划充分尊重地方传统风格, 提炼当地农村的环境特征, 与环境相结合, 提升村庄整体文化格调。在建筑整体布局中规划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池塘、现状保留建筑, 形成院落空间格局使其图底关系能与原有建筑融合使得建筑肌理得以延续。

  2.1.3、尊重农民意愿, 合理安排建设用地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要保证规划方案的实施就必须加强规划成果的可接受性。在规划中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如建房地点的考虑。在规划过程中, 采用调查表的方式对村民建房时间和意向地点进行调查, 充分了解村民的人脉复杂性对于建设用地选择的影响。通过不断沟通, 合理安排用地时序。

  2.1.4、总体布局

  规划结合耕地保护和自然风光的协调利用, 农作物种植结合周边的传统风貌建筑、建筑庭院, 构成星火村的核心景观;形成以原村落的老建筑构成的传统风貌特色区和吸收传统乡土元素但又不失现代格调的新格局构成的新农村风貌区以及观光和体验并重的生态立体种养园的农业休闲观光园 (图1) 。

  2.2、以“农家乐”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图1 村庄总平面图
 

TAG标签: 村庄规划     乡村旅游     发展模式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