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语文课改教学实践性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9


  摘要:初中语文课改的问题主要有:重视教学方式改革, 忽略语文基础;过度以“生”为主, 提问让课堂扭曲;过度追求“多媒体教学”效果等。初中语文课改教学实践性问题的解决的策略主要有:重视教育的普及程度, 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 合理运用多媒体等。目前, 初中语文课程改革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课后习题的设计重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化与拓展, 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学习的内容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的特点。初中的学习过程, 是整个人的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是青少年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逐步形成了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时期。初中语文不仅仅是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与认识字词, 更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思考能力、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与优秀的品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改

  一、初中语文课改的教学实践内容

  初中语文课程改革在教学上主要集中在课文篇目的选取、课后习题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等。课后习题的设计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的部分, 也是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内容。

  (一) 课后练习题的设计。课后练习题的侧重点不同, 正确对待和处理新教材的课后练习题, 能更好地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初中语文课程改革后的课后习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类型:

  1.整体感知与理解练习题。此类练习一般是课后练习的第一题, 它不仅是指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还包括对作者的思想和感情的理解、对课文中重要段落的分析、对课文的优美语句的感悟等。

  2.字词与语句积累练习题。此类练习是大部分古文学习和诗词学习的练习题。它通常是考查学生对课文中的生字、词和词类活用的掌握情况, 还有的是要求背诵全文或部分。

  3.课内课外的拓展与实践练习题。拓展练习是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 把语文练习向课外展开,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增强学生的课外能力。实践练习是在学习课文之后, 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训练。

  (二) 教学方法的改革

  语文课改提出了以学生为主, 老师为辅的教学目标, 倡导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初中语文常用的现代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主动教学法。主动教学法是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法, 主要通过读、议、讲、练来实施。“读”是指在课堂中让学生先读课文, 了解课文讲了什么;“议”是学生对课文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得出正确的结论;“练”是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书面练习与单元小考等等;“讲”就是老师在学生掌握的基础上.再进行辅助教学, 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总结学生体现的优点, 并通过赞扬予以激励。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能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2.兴趣教学法。兴趣是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活跃因素, 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 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使之产生求知和探索的欲望, 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策略。初中语文阶段的“兴趣教学法”多用于初中低年级学生, 他们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 对新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学生进行合理适度的兴趣激发, 可以引导学生以愉快的心情进入新的知识领域并进行深入的探索, 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多媒体教学法。初中语文的多媒体教学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把投影、幻灯、录像等多种媒体与教学知识密切配合的多媒体教学, 即电教多媒体;二是利用计算机对课文内容进行加工处理, 按教学要求编制成教学课件, 即多媒体课件。这两种方法既可单独使用, 也可结合使用。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示语文课文内容, 既有画面又有文字, 直观生动, 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 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中语文课改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语文课改在实践操作层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面对已经成形多年的教育模式, 语文课改目标的实现是渐进性的。同时, 初中语文课改还需要家庭与社会的各面的配合, 需要关注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与学生本身的接受程度等问题。研究初中语文课改实践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能够及时调整基础课程改革的阶段性目标, 有效地实施基础课程改革特别是初中语文课程改革。初中语文课改的实践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学着力点不同, 学习效果也不同

  在一些教育普及程度较低、教学水平不高的地区如农村学校, 教师上课时只注重课文内容而忽略课后练习题, 使得学习的效果较低。相对而言, 在教育程度较高的地区, 对课后练习的重视, 即注重对课文内容的巩固与深入理解, 提高了学习的质量。

  (二) 重视教学方式改革, 忽略语文基础

  传统教育以获得知识、预备升学为目的, 都注重文字上的知识。而现在由于很多学校提倡新的教学方式改革, 一些老师开始在教学方法上改革。课堂上老师不再是填鸭式的灌输教学, 课堂形式也花样翻新:分组讨论、辩论会等多种多样的讲课方式, 使语文课丰富多彩。然而, 语文课堂虽然变得热闹起来, 却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课本剧与辩论会等活动中产生了其他方面的兴趣;课堂上的小组讨论, 在某些时候变成了学生的讲话大会, 成绩好的学生在讨论中占据主导地位, 而成绩较弱的学生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这样的讨论方式并未达到语文课改革要求的提高学生的合作讨论能力。

  (三) 过度以“生”为主, 提问让课堂扭曲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满堂课给学生灌输知识, 没有给学生一点空间。现在这种教学方式已经被提问所取代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喜欢连续的提问。有的同学会举手回答, 有的同学又保持沉默。对待学生的回答, 一般老师也只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 接着进行自己的讲解, 再发问。这样的方式持续过久频率过高, 便会打消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 因为回答问题却得不到应有的指导。再者老师的连续发问, 会让一些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 对老师的教学方式产生抵触情绪。

  (四) 过度追求“多媒体教学”效果

  评价教师是否投身于语文课改, 有没有或会不会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成为了重要的评价依据。一些公开课堂或优质课评选, 也把是否运用多媒体课件看作是否成功的尺度之一, 课堂随即变成由计算机代替教师向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 并没有真正达到语文课改要求的最终目标, 即对“人”的重视与对人的能力的深层次开发。

  三、初中语文课改教学实践性问题的解决策略

  提出并解决语文课改中的实践性的问题, 有助于在语文课改中完善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 有效调整教学结构, 让教师和学生在语文新课改中有所收获。解决初中语文课改的实践性问题的策略有如下几种:

  (一) 重视教育的普及程度

  教师对待课后练习题的方式不同, 这种不同方式体现了教师教学理念的差异与教学水平的差别。调查发现, 对课后练习题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所以, 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发展教育硬件的同时, 也应兼顾教学软实力, 即师资力量的平衡发展, 做到让边远地区与贫困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高质量的教育教学, 即在教育程度较高、教学方法较为新颖、教学水平较为优秀的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

  (二) 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选好提问方式

  在推进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践中, 教学方法的改革, 应在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结合课文的重点与难点, 按学生的具体情况, 不断摸索、不断修改, 以求运用新颖丰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课堂提问是一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帮助教师掌控课堂以及了解学情的良好手段, 而滥用课堂提问就会适得其反。在设计得满满的课堂提问中, 学生未必每个问题都能回答, 都愿回答。教师在选择问题的时候, 应找准切入点, 懂得如何“提好问”。在语文课文中, 应找一个可以把文章的内容串联起来的题眼。

  (三) 合理运用多媒体

  多媒体可以给学生带来生动具体的画面感和清晰完整的内容,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 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在实际的课堂操作中, 教师和多媒体之间应该是相互合作的, 教师不能把自己变成单纯的多媒体课件的播放者。在采用多媒体教学中, 教师应把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

  参考文献
  [1]王荣生, 宋冬生.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M].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 2011.
  [2]刘浩.追求精致课堂:例说语文课堂教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11.

TAG标签: 课改     初中语文    

相关论文